要一些关于<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>的习题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30 06:16:07
也要答案

1.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阐述的一个人生哲理是什么?(用原文语句回答)
2.有那些人是舍生取义的呢?
3.本文第一段所列举的舜、傅说、胶鬲等人的经历,给你什么有益的启示?
4.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个方面的问题,一是造就人才,二是?
5.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句中该如何停顿?
6.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选自{ },中心论点{ }?
7.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( )
A.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:被举用,被选拔
B.曾益其所不能 曾:同“增”,增加。
C.衡于虑,而后作 作:发作
D.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:在外面,指国外。
8.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
(1)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。
(2)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。
9.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( )
A.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,因此要增长才干,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。
B.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,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。
C.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,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,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。
D.本文中心论点是“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”。
10.、“逆境能成才”是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一文阐述的观点,它表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。那么“顺境也能成才吗?”这是许多学生可能产生的一个疑问。对此,请联系历史或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作简要分析。
11.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,必先______________,______________,______________,______________,______________,所以动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
12.对下面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( )
A.舜发于畎亩之中——舜在田野中被发现
B.必先苦其心志——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
C.人恒过,然后能改——一个人常犯错误,然后能够改正
D.生于忧患——忧患(能激励人勤奋)使人生存发展

能不能再把答案发给我